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风采
检察风采
媒体关注·河南法治报 | 构建“惩治犯罪+权益保障+源头治理”三位一体履职模式 办了一个案 救了一家人
时间:2025-05-2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▲《河南法治报》2025年4月17日 第4版


构建“惩治犯罪+权益保障+源头治理”三位一体履职模式

办了一个案 救了一家人



2024年11月,平顶山市卫东区法院对武某故意杀人案作出6年有期徒刑的判决。该案判决背后,是基层检察机关通过构建“惩治犯罪+权益保障+源头治理”三位一体的履职模式,彰显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刑事司法领域的深化践行。


这起由家庭矛盾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,通过平顶山市卫东区检察院“惩治犯罪+综合保障+源头治理”的履职闭环,展现了司法办案的温度与智慧。


依法办案并兼顾特殊需求


案件始于武某患病致残后家庭角色的转变。2016年罹患脑梗偏瘫的武某失去劳动能力,家庭经济重担由其妻关某承担。2024年7月,夫妻因生活琐事发生激烈争执。


次日凌晨,情绪失控的武某持菜刀闯入关某卧室行凶,致其轻伤一级,14岁的儿子闻声赶去制止。


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,检察机关在依法办案的同时,开启了兼顾特殊家庭需求的司法实践。在审查逮捕阶段,承办检察官针对武某病情,协调看守所开辟医疗绿色通道,该院第三检察部驻所检察室通过每日健康监测、请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治疗等举措,确保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。面对审查起诉阶段武某以“家庭矛盾”为由拒不认罪的状况,检察官通过多次面对面释法说理,结合家庭暴力典型案例,明晰故意杀人罪与普通家庭纠纷的法定界限,最终促使其接受司法机关认定其涉嫌故意杀人罪的意见。


案件办理中,检察官发现被害人关某受伤后失去收入来源,家庭陷入困难。检察机关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,该院第一检察部与控申部门协同发力,完成救助金审批发放。针对目睹暴力现场的少年心理创伤问题,检察机关联合妇联、社区组建心理疏导团队,通过心理干预、定期家访,帮助少年逐步走出心理阴霾,半年后顺利重返校园。


办结后深化犯罪预防工作


案件办结后,检察机关没有止步于司法程序完结,而是深入剖析家庭矛盾演变轨迹,联合社区、妇联力量,形成矛盾化解前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,通过定期到社区走访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、提供专业法律咨询等方式,重点关注家庭矛盾突出的家庭,并及时进行疏导。针对存在暴力倾向的家庭成员,他们进行早期干预,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家庭纠纷,有效预防家庭暴力犯罪的发生。


“司法办案既要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,也要解开群众心结。”承办检察官在接受采访时说,该案的处理过程正是落实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要求的实践样本。


通过刑事办案与权益保障的有机统一、司法程序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衔接,检察机关在刚性执法中注入司法温情,在定分止争中促进社会和谐,为新时代家庭暴力案件办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治理方案。



来源:河南法治报


版权所有: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检察院
地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矿工路94号
电话:0375-3965082 邮编:467000 邮箱:pdswdqjcybgs@qq.com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 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