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1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间,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悄然上演。犯罪嫌疑人郭某(以下简称郭某)谎称自己是某国企人事处领导,声称能帮张某儿子在国企安排工作。为了让这场骗局更具迷惑性、真实性,郭某可谓“煞费苦心”。
郭某在网上搜索某国企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红头文件、工作照片,利用美图秀秀等软件进行修改,将这些伪造的文件和照片发送给被害人张某,试图塑造一个真实可靠的国企领导人设。不仅如此,郭某还一人分饰两角,用自己的另一个微信扮演“司机”,与自己唱“双簧”,一步步获取张某的信任。张某满心期待着孩子能有份好工作,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落入陷阱,最终郭某成功骗取张某36万余元。
尝到甜头后,郭某并未收手,而是故技重施,又以同样的手段,打着帮助被害人李某及赵某在国企跑工作的幌子,再次通过修改红头文件来博取信任,骗取二人共计23万余元。郭某的行为,让这些被害人不仅遭受了经济损失,更承受了精神上的痛苦。
2025年2月10日,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检察院向卫东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。卫东区人民法院经审理,综合考虑被告人郭某的犯罪事实、情节、性质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,最终判决被告人郭某犯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,同时责令郭某退赔被害人张某、李某、赵某的经济损失。这一判决,彰显了法律的威严,也给不法分子敲响了警钟。
郭某的诈骗手段看似“高明”,实则漏洞百出,但为何仍能屡屡得手呢?这值得我们深思。在现实生活中,不少人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一心想为孩子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,这种急切的心理被不法分子利用,成为了他们行骗的突破口。同时,部分人对国企招聘流程、官方文件缺乏了解,无法辨别文件真伪,也让骗子有机可乘。
在此,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,求职就业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。国有企业等单位的招聘通常会在官方网站发布详细信息,有严格的笔试、面试等流程,绝不是靠“找关系”“走后门”就能解决的。面对陌生人承诺的“内部名额”“快速入职”等说辞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切勿轻信。对于对方提供的各类文件、信息,要多渠道核实真实性,可向相关单位官方部门咨询求证。
下一步,卫东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保持对诈骗类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,深化反诈普法宣传教育,加强与公安、法院等部门的协同联动,创新预防犯罪举措,筑牢全民反诈防线,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。
文案:赵勇琪
出品:卫东检察新媒体工作室
版权所有: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检察院
地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矿工路94号
电话:0375-3965082 邮编:467000 邮箱:pdswdqjcybgs@qq.com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 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