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追寻公平正义的法治长路上,总有先行者以信念为炬,照亮司法为民的征程,成为激励同行者的璀璨坐标。为凝聚检察队伍奋进动能,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效应,卫东区检察院特别推出"检察之星"专栏。
本专栏将深度聚焦卫东检察每季度“检察之星”的感人事迹与卓越风采。他们之中,有人以法律为剑,在公诉席上捍卫正义;有人深耕案件一线,在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;有人默默坚守幕后,以专业素养筑牢检察工作基石。每一位“检察之星”的故事,都是忠诚履职的生动注脚,是司法为民的鲜活实践。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些身边的榜样,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,汲取前行力量,携手共绘法治建设新图景。
屈海龙,中共党员,研究生学历,现任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。自2001年投身检察事业,历经公诉、机关服务中心、侦监等多岗位锤炼。2017年9月负责办公室工作后,他以高度的责任感统筹综合协调工作,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,多次获评“先进工作者”,成为同事心中的实干标杆。
作为办公室“大管家”,屈海龙将制度建设作为规范运行的核心抓手。他带领团队系统梳理车辆管理、公务接待、文件流转等工作流程,细化操作标准,公车管理推行“一车一档”动态台账,实现维修、用油全程留痕;公务接待严格执行审批制度,杜绝浪费;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,推动办公室工作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制度规范”跃升,管理效能显著提升。
屈海龙深谙办公室枢纽作用,秉持“服务全局”理念,既高效落实领导决策部署,又主动化解部门协作难题。重大专项任务中,他牵头制定方案、分解任务,确保政令畅通。面对职责交叉问题,主动搭建沟通桥梁,成为推动检察工作运转的“润滑剂”。
在综合保障领域,他以“零差错”为准则,将严谨融入工作细节。办文办会全程把关,确保活动万无一失;文件管理落实“日清日结”,形成闭环流程;档案工作引入数字化技术,检索效率提升60%。安全防线建设上,他构建“人防+技防”体系,定期开展消防、保密演练,升级监控系统,筑牢检察工作安全“防火墙”;规范存储介质管理,创新车辆“三查三保”机制,实现车辆管理“零事故”。
从业务一线到后勤中枢,屈海龙用二十余年坚守诠释检察担当,以匠心精神将办公室打造成服务决策、保障运转的坚强堡垒,为卫东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力量。
自投身检察事业以来,她以精湛的专业素养和卓越的工作实绩屡获殊荣,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,两次获得平顶山市检察院嘉奖;在专业竞技舞台上,三次摘得“平顶山市十佳优秀公诉人”称号,更在全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中凭借出色发挥荣获“优秀论辩奖”;凭借多年深耕一线的突出表现,她还获评“河南省优秀公诉人”,以实力诠释新时代检察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从事刑事检察工作十一年,她坚守办案一线,任劳任怨、踏实肯干。审查案件细致入微、不枉不纵,办理的“王某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案”获评市级政法优秀案件。十一年间,她办理“魏某某等二十余人涉黑恶专案”“农发行系列金融案件”等八百余件,从青涩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。
作为第一检察部副主任,马海玲不仅自身业务过硬,还注重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。在部门工作中,她积极分享办案经验,带领年轻助理检察官分析案件难点,传授出庭技巧,助力团队整体业务水平提升。在办理重大、有影响的案件时,马海玲牵头组建办案专班,凝聚团队力量,确保案件办理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有机统一。
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,马海玲从未停歇。面对黑恶势力犯罪,她敢于亮剑,以扎实的证据和有力的指控,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;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,她用心用情,在打击犯罪的同时,积极开展司法救助、矛盾化解,传递检察温度。
基层检察工作平凡而又伟大,马海玲在这方舞台上,以对检察事业的赤诚热爱,书写着一名公诉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出品:卫东检察新媒体工作室
更多精彩
敬请关注
版权所有:平顶山市卫东区人民检察院
地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矿工路94号
电话:0375-3965082 邮编:467000 邮箱:pdswdqjcybgs@qq.com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 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